1. 教材使用与教材建设

1)选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的由汤子瀛、哲凤屏等编著的经典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该教材81年出版以来,分别于84年、92年、96年修订并于2001年再版,曾获1987年、1996年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和一等奖,是目前销售量最大的操作系统教材。目前采用的是该教材的第三版的修订版,是高等学校工科电子类规划教材精选系列教材,也是新世纪计算机类本科系列教材,其内容丰富,反映了当代操作系统的新技术。

2)教学团队对近几年积累沉淀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编写了内容丰富、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作为课程设计的教材。

3)根据近20年从事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和科研实践的经验及体会,编写出版了《操作系统常见题解析及模拟题》,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的理解、常见问题的解析、模拟试题的体验。

主要参考文献:

[1] 屠立德.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 申利民. 操作系统常见题解析及模拟题.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3] Abrraham Silberschatz.  Applied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 John Wiley& Sons / China High Education Press,2001

[4]申利民,何海涛,贾彦国 等.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燕山大学课程与教材建设项目,2007

[5] Harry M. Brelsford. Windows2000 Server 核心技术精解.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6] 何海涛,申利民. 操作系统CAI 系统  http://202.206.245.23/..

2. 扩充性资料使用

1)选择了高教出版社引进的优秀英文教材《Applied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作为辅助教材,作为双语学习教材使用,收到很好的辅助效果。

2)采用《操作系统常见题解析及模拟题》,作为老师和学生的辅助教学资料,开拓了师生的眼界;

3)采用我们自己编写的《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提高课程设计的有效性;

4)采用我们自己开发的网上教学CAI系统,该系统集中体现我们的教研成果,集学习、辅导、答疑、提交及修改作业于一体,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同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资源和环境。

3. 实验教材

操作系统实验已经改为1周的课程设计,为此采用我们自己编写的《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目的;

(2)课程设计的任务;

(3)开发环境、技术、工具和工期;

(4)基本功能要求;

(5)运行要求;

(6)评分和验收标准;

(7)设计的基本步骤;

(8)设计说明书内容要求;

(9)用户使用说明书;

(10)参考文献;

(11)技术问题指导;

(12)实例;

(13)技术问题指导;

(14)实例光盘。

指导书由课题组教师编写,将目的和内容突出为掌握多道程序及其进程同步和互斥的设计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多道程序及其进程同步和互斥的设计的基本方法。指导书不仅在完成在设计步骤和方法进行详细的指导,而且在在编写多道程序、撰写设计报告以及创新设计等多方面详细地给出了具体的要求,能够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对学生“学习、模仿、改进和创新”的指导作用,达到能用,会用、好用的效果。

4. 实践教学条件

燕山大学计算机专业是河北省重点和强式特色学科,近5年来学校投入了较多的资金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新购进了计算机300多台,建设了河北省虚拟技术和系统集成重点实验室,利用局域网及软件虚拟技术搭建开放式实验平台,参加国际著名处理器厂商英特尔公司多核技术课程大学计划,创建了燕山大学-英特尔多核技术实验室,开设基于多核技术的选作实验。在原来保证课程设计周每人一台计算机的基础上,提高了计算机档次,为高质量地完成课程设计提供了保障。为充分并合理地利用资源,教师的科研成果也融入了实验教学中,课题组申报成功的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 “基于柔点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柔性教学模式研究”,其中的实验部分就是在此实验室进行的。由于学生人数增加较快,实验设备的更新与维护仍是本课程的薄弱环节,需今后继续改进。

5. 网络教学环境

2004年,操作系统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起,在学校教务处的统一组织下,建设和不断完善了精品课程网站。课题组将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设计开发了具有教学、学习、管理、交互等复合功能的网络化、立体化和功能化的教学辅助系统和自主学习平台,该平台集学习、辅导、答疑、在线讨论、自测系统、提交及修改作业于一体,已经投入使用3年,大量的教学组织、辅导、答疑活动在该平台上实用化,作业的布置、提交和批改全部在网上进行,该平台成为老师辅助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良环境。

    该网络教学环境是在国内建立的较早的e-learning学习平台。其中的在线学习、课程设计、作业管理、知识拓展、辅导资源、答疑教室、在线讨论、在线考试(如图4--12)模块,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了数字化学习环境,其中的知识拓展模块和资源辅导模块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答疑教室模块和在线讨论模块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为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提供了支撑环境,师生生可以随时将问题、学习成果或学习任务发布到平台上供大家讨论和分享。学生间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在平台上展开协作,解决问题。老师可以在平台上为学生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