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申利民

 男

196210

  教授

计算机应用

 讲课+课程设计

 何海涛

 女

196801

  教授

计算机应用

 讲课+实验

 贾彦国

 男

197109

  教授

电路与系统

 讲课+实验

 任家东

 男

196702

  教授

计算机软件

 讲课+课程设计

 张付志

 男

196412

  教授

计算机应用

 课程设计

 王常武

 男

197010

  教授

计算机应用

 实验+课程设计

 陈琦

 女

196108

高级实验师

计算机应用

 实验+课程设计

 尤殿龙

 男

198101

  讲师

教育技术学

 内容设计+课程设计

 穆运峰

 男

197702

  讲师

计算机软件

 课程设计

(2)
学队
伍整
结构

   
    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目前,教学团队3名博导、5名教授、2名讲师和1名高级实验师共9人组成,他们长期从事操作系统教研工作,对操作系统有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负责人申利民教授作为操作系统主讲教师荣获河北省优秀精品课,燕山大学教学名师,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奖励。

学历结构:教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5%以上,硕士以上教师8名,占88%, 2名青年教师正在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职称结构:博士生导师3名、教授5人,高级实验师1人,具有高级职称以上占教师总数的77%。

年龄结构:45岁以下教师5人,占教师总数的55%以上;40岁以下教师3人;平均年龄 35岁。

教学团队每年引入2-3名博士生作为专职辅导教师,平均一届学生110-160,师生比例基本在1:15

本课程教学团队的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师资配置满足目前授课需要。这些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学改革思路清晰,知识结构新,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整个教师队伍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3)青年
师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2004年“操作系统”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当时教学团队有教授1名,副教授5名,博士学位教师1名,实验师1名。经过近5年建设,取得如下成效。

    (1) 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教师由1名增加到6名。

(2) 将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作为师教学团队建设的锲入点,建设具有强科研背景和能力的教学团队,4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5名中青年教师晋升为教授,3名中年教师成为博士生导师,中年教师获得省部及以上科研成果和项目15项。

(3) 持续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获得教学研究成果和项目12项。

(4) 积极争取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和出国开展教学和科研交流,有申利民赴美国,任家东教授赴瑞士,张付志赴英国进行教学和学术合作和交流。

(5) 王常武副教授多次参加英特尔公司的多核程序设计培训,获得英特尔公司的多核程序设计培训证书。

7)王常武副教授获得秦皇岛市优秀青年教师。

8)最近3年又吸收尤殿龙、穆运峰、王敏、彭思维4名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和科研团队,共同申报成功“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 “基于柔点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柔性教学模式研究”(060204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用户的软件柔性度量及应用研究(60873008)”,     河北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用户的软件柔点设计与定量度量研究(F2008000861)”。经过传帮带,他们快速成长起来,顺利地评上了讲师,成为教学骨干。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
学位)的人的比例。

    4名教师硕士教师毕业于外院校,其中博士3位,硕士2名。外来重点院校的毕业的博士和硕士占教师的比例超过55%。其中3名教师有国外学习的经历,占教师的比例超过40%.

申利民   博士   硕士毕业合肥工业大学   计算机应用 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访问学者

任家东   博士   博士毕业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软件 瑞士苏黎世大学访问学者

张付志   博士   博士毕业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应用 英国约克访问学者

王常武   博士   博士毕业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应用

尤殿龙   硕士   硕士毕业内蒙古大学     教育技术学